中元节的起源介绍
中元节的名称来历,与佛教有关,在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——目连救母,这个故事可以解释这个名称的来历。“目连救母”这个故事叙述了,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。在中国流传甚广,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。
中元节的名称于道教。在道教中,有三位大神,分别为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。这三位大神的职责也不一样,地官又名中元二品赦罪地官,清虚大帝,主七月十五地官赦罪。三官又合称为三元,所以七月十五又被称为中元。
中元节是几月初几
中元节的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!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
道教有“三元说”,“天官上元赐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,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来。因为中元节还属于佛教节日,所以它还有一个专门的佛教名称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。
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,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,并相沿迄今。